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戴苗)践行民政宗旨,服务保障民生。近年来,鹤岭镇社会事务办高度重视市、区民政局下发的社会救助相关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多措并举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抓手,推进全镇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严把摸排关: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鹤岭镇社会事务办按照“调查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定期入户开展核查工作,周边了解,及时反馈相关动态信息;对于每个月新申请低保的人员,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联合镇低保员、镇社工到各村社区入户核查,了解实际情况,由村(社区)的民生员(低保员)带路入户调查。从而优化了工作流程,让群众少跑路,实现了“最多跑一次”。通过系统的信息核对、精准计算、上户核查等方式,认真核对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确保社会保障兜底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加强特困人员供养工作
对于分散供养人员,低保员、社工、民生员和志愿者每个月不定期上户都会和特困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亲切交谈,了解特困人员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的知晓情况、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教育、就业、医疗等政策,并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针对精神残疾的特困人员,工作人员和家属沟通如何更好地使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对特困人员目前面临的急需解决地做好详细记录,能当面解决的就在现场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承诺立马交办上级相关单位限期解决。
对于集中供养人员,往年特困人员需到各村(社区),由市民政局聘请第三方医院到各村(社区)进行集中评估。为了提升更好的服务质量,今年为入住敬老院的特困人员,实行了上门评估,在此期间不仅节约了时间,还为特困人员提供了便捷,开通了“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对标对表,按照特困人员六个方面自理能力进行现场评价,根据指标达标情况评定为不同等级,本着公平、公正、透明、公开的原则,结合评估得分共同会商后给予评定结果。此次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自理能力精准评估认定工作为下一步精准发放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以及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严格落实临时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各项要求,每批次按时做好系统的录入、登记造册、印证资料的上传、审核工作,对资金发放出错的对象,及时电话通知本人进行信息变更,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准确快速打卡到人。在对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大数据信息比对及入户核查基础上,强化救助数据比对和各村信息摸排机制,做到“应救尽救”。
下一步,鹤岭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办将继续本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保民生、救急难的作用。全方位收集并核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情况,对各村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核实,力争政策执行不走样,坚决防止脱保、漏保问题发生,确保兜住底、兜牢底。切实做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不折不扣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当中,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责编:梅晓蕾
来源:鹤岭镇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