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融媒5月15日讯(通讯员 朱惠群)每年初夏,当雨水浸润大地,九华街道将军渡社区的绿植便进入“疯长模式”。茂密的枝叶遮蔽道路,蚊虫在灌木丛中肆虐,居民出行时稍不留神就会被叮咬出红包。面对这一季节性难题,近日,将军渡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他们化身“绿化修剪队”,以铁锹为笔、汗水为墨,在安置小区的绿化带里书写了基层治理的温情故事。
未诉先办,破解民生痛点。作为无物业管理的安置小区,长期的绿化维护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今年5月,当第一场夏雨落下时,社区第一书记郭江华便召集工作人员开会:“咱们不能等居民投诉了再行动,必须赶在虫害爆发前把绿化带整理好!”说干就干,社区男同志背上油锯、高枝剪等专业工具,女同志拿着扫帚、垃圾袋、抖车紧随其后,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绿化修剪突击队”迅速集结。大家自费购买修剪工具,利用早晚错峰作业,连续两周顶着烈日与蚊虫“较劲”,终于让杂乱的灌木丛重现整齐轮廓。
匠心修剪,省下真金白银。“以前请专业团队修剪,光是人工费就要花掉大几千,现在咱们自己动手,这笔钱就能用在刀刃上!”社区工作人员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道。在修剪现场,男同志化身“空中理发师”,踩着梯子修剪高处枝丫;女同志则化身“地面美容师”,及时清运剪下的枝叶。他们不仅注重美观,更兼顾实用性——重点清理影响行人视线的枝条。在儿童游乐区周边进行防虫处理;在老年活动场附近铺设防蚊中草药。这种“精细化作业”让居民张阿姨连连称赞:“现在带孙子下楼玩,再也不用担心被树枝划伤脸了!”
常年坚守,铸就治理品牌。这场绿化攻坚战,不过是将军渡社区“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缩影。自2021年安置小区自治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就养成了“自带工具包”的习惯:暴雨天扛着沙袋堵漏,酷暑天提着涂料补墙,节假日拿着喇叭巡逻……他们用双脚丈量着13.68平方公里的土地,用双手托起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据统计,仅绿化维护一项,社区每年就能节省资金2万余元,为社区自治节省了开支。
双向奔赴,共筑幸福家园。“社区工作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奔赴。”社区书记郭江华翻开工作日志,里面夹着居民送来的感谢信,还有晚间散步居民闲谈间的赞扬声。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社区共建中:退休教师组建“银发护绿队”;商铺老板自行清理维护周边绿化;青少年利用假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氛围,让将军渡社区连续获评“优秀示范社区”。
从“杂草丛生”到“一步一景”,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治理”,九华街道将军渡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担当。他们证明:只要把居民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再小的社区也能绽放出幸福之花。正如社区工作人员所言:“我们多流一滴汗,居民就少添一份堵。这身工装沾满泥土,但我们的心里比谁都敞亮!”
责编:梅晓蕾
来源:九华街道—将军渡社区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