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衡)近年以来,城正街街道全力拼经济,以机制创新破题、以精准服务赋能、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探索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闲置资产盘活路径,不断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街道共盘活闲置资产12处、闲置地块2处,约3万㎡,吸引2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汇景小区商业体、观湘门、原赤旗小学等长年闲置的资产重焕生机,街区商业氛围逐步浓厚,老街群众幸福可感可及。
高位推动+精细管理,构建协同高效新机制。一是专班攻坚,责任压实到位。成立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资产盘活工作组,整合各部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完善议事制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机制,形成人人重视、个个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数据筑基,台账动态更新。开展全域“地毯式”闲置资产清查,对闲置国有资产、闲置商业门店进行摸底,建立精准台账,分类标注公私产属性、资产情况、商家需求及盘活思路,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撑。三是政企协同,强化商会力量。重新选举街道商会组织,促成其主动作为、实质运转,组织开展“嗨购城正、幸福雨湖”集中促销活动、项目推介与供需对接等活动,并创新思路,帮助拓宽承接工会福利,促进消费,增强凝聚力,切实成为政企沟通的桥梁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创新服务+精准招商,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一是宣传推介“双线发力”。线上依托商会平台、社群矩阵发布《城正街街道招商推介手册》《城正街街道致创业朋友们的一封信》等宣发资料;线下举办年货节、纳凉节、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成功吸引众多优质商户前来城正街考察、投资。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持续擦亮经济服务品牌。二是服务管家“全程护航”。组建城正服务管家队伍,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打好纾困增效组合拳,以服务赢得信赖和支持。如大热门超市从进场到运营,服务管家全程跟进近两年,无缝提供涉企政策服务,并协调解决开业施工、手续办理等问题,最终凭借优质服务促成其湘潭总部落户街道,年前已在雨湖落地两家门店。三是靶向招引“聚势共赢”。立足“一核三街”特色产业定位(即以高端楼盘潭州壹号院为核心虹吸人气,熙春路风味美食、城正街创意文化和沿江路休闲娱乐为特色的集聚街区),锁定文旅、商贸餐饮等主导产业,通过政策激励、资源匹配、服务保障“三位一体”招引体系,定向开展招商活动,成功签约榜眼故居修复项目、大热门总部等项目,并引荐湖南添利、湖南融科2个项目到园区,总投资额突破4亿元,为街道盘活闲置资产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导向+融合赋能,释放资产价值新活力。一是消费提级,焕发经济活力。街道盘活的资产涵盖餐饮、零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原熙春路步步高等闲置资产转型为商超,带动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集聚,新增就业岗位超500个,街区客流量同比提升40%,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34.7%,居民消费满意度达98%。二是问需于民,破解民生问题。常态化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广泛听取群众需求意见,围绕群众提出的停车难、“飞线充电”等问题结合解决。通过盘活原疾控中心、原东岳庙、帆布厂宿舍等地块和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空坪隙地,打造静态停车场、充电桩等,新增车位124,充电点位200余处,同步优化人居环境,方便居民生活出行。三是产业融合,激活红旅禀赋。依托街道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倾力打造“城里头·老街情”文旅品牌,完成文庙、毛福昌号、刘烈士祠、三义井等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拍摄文旅推介片,引入新当代艺术馆、红馆、韶山红旅等文化企业进驻。城正历史文化街区纳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项目,积极摸底资产情况,策划包装项目,开展争资争项,为2026年湖南省旅发大会做准备。
责编:梅晓蕾
来源:城正街街道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